堅強有力、團結奮斗
是新時代偉大變革的勝利之源

中共哈爾濱市委黨校
圖書和文化館副館長、研究館員
李奕南
黨的二十大報告莊嚴指出:“新時代十年的偉大變革,在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中華民族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笔昵拔覀兠鎸Φ男蝿菔且幌盗虚L期積累以及新出現的突出矛盾和問題亟待解決,十年來黨和人民事業贏得三件大事的歷史性勝利,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撫今追昔、鑒往知來,站在黨的二十大的歷史坐標上,回望十年間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我們能夠更加深刻地憬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新在何處,新時代之新勝利、新成就、新變革關鍵在于黨在革命性鍛造中成功蝶變,成為了一個更加堅強有力、更加團結奮斗的偉大、光榮、正確的馬克思主義政黨,我們真切地體會到,一個堅強有力、團結奮斗的中國共產黨是新時代十年偉大變革的勝利之源,作為建黨強黨的歷史性成功經驗,要不斷深化對黨的堅強有力、團結奮斗的真理性認識,在兩者的統一中將黨鍛造成一塊整鋼,使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在黨的旗幟下團結成“一塊堅硬的鋼鐵”,牢不可破、堅不可摧、同心同德、固若金湯。圖片
論黨的堅強有力的四維判定指向
何謂黨的堅強有力?黨的二十大報告昭示了黨執政興國必須具備并在新時代全面提升的四種能力,“走過百年奮斗歷程的中國共產黨在革命性鍛造中更加堅強有力,黨的政治領導力、思想引領力、群眾組織力、社會號召力顯著增強”,政治領導力、思想引領力、群眾組織力、社會號召力是黨堅強有力的四維判定指向。堅強有力的執政黨是領導全體人民團結奮斗的政治根基,四種能力來源于建黨強黨的堅強有力,也檢驗著建黨強黨是否足夠堅強有力,黨對四種能力的建設決定并彰顯著黨對國家和人民事業的領導權、話語權、主動權。黨在新時代將四種能力建設作為戰略性舉措與變革性實踐,推動我國站在更高歷史起點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
其一,黨的政治領導力的堅強有力表現為確保黨發揮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新時代黨全面強化政治領導、思想領導和組織領導,明確中國共產黨是最高的政治領導力量,堅持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是最高政治原則,從領導地位和政黨價值方面闡明了確保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的必然性和重要性;其二,黨的思想引領力的堅強有力表現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提供了根本遵循,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持人民至上、自信自立、守正創新、問題導向、系統觀念、胸懷天下的立場觀點方法,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從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上深入回答關系黨和國家事業發展、黨治國理政的一系列重大時代課題,抓住了中國特色與社會主義的融通精髓,展現了開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境界的科學性和真理性;其三,黨的群眾組織力的堅強有力表現為新時代的偉大成就是黨和人民一道拼出來、干出來、奮斗出來的,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黨始終維護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把人民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作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標準,黨在新時代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強化全黨宗旨意識,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為人民服務”的群眾觀念,深入推進全面從嚴治黨,以黨風政風社會風氣的持續向好贏得民心,鞏固并加深了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增強了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干事創業的志氣、骨氣、底氣,葆有了馬克思主義政黨的人民性和革命性;其四,黨的社會號召力的堅強有力表現為能夠凝聚起萬眾一心、共克時艱的磅礴力量,社會號召力根本建立在政治領導力、思想引領力、群眾組織力之上,黨始終是風雨來襲時全體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哪怕經受風高浪急甚至驚濤駭浪的重大考驗,廣大人民也能聞令而動、聽令而行,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為黨中央團結帶領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同心共圓中國夢鞏固共同思想基礎。
論黨的團結奮斗的四重目標導向
為何黨要團結奮斗?黨的二十大以“團結奮斗”作為大會主題和報告全文的結尾詞,是大會的主旨和靈魂的重要構成部分,是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總綱中的重要行動號召。黨的二十大報告以貫穿全篇的字眼、單獨一段的闡釋,特別是“五個必由之路之一”的論斷,強調了團結奮斗的寶貴意義,“團結奮斗是中國人民創造歷史偉業的必由之路”。團結就是力量,團結才能勝利,奮斗才能成功,黨在新時代領導中國人民團結奮斗,贏得了“三件大事”的歷史性勝利,實現了一系列突破性進展,取得了一系列標志性成果,黨的團結奮斗具有四重目標導向。
其一,確保黨內團結統一,確保全黨在政治立場、政治方向、政治原則、政治道路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上下同欲者勝,要深刻領悟“兩個確立”對新時代新征程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對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決定性意義,以實際行動捍衛“兩個確立”、做到“兩個維護”,對黨忠誠老實、光明磊落,說老實話、辦老實事、做老實人,堅決反對搞兩面派、做兩面人;其二,鞏固和發展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充分發揮億萬人民的創造偉力。人心是最大的政治,統一戰線是凝聚人心、匯聚力量的強大法寶,完善大統戰工作格局,堅持大團結大聯合,就是維護執政黨和參政黨、黨員與黨外人士、漢族與少數民族之間的團結合作,通過積極引導和必要的思想政治工作加強社會主義意識,將包括黨外知識分子、新的社會階層人士、非公有制經濟人士、海外僑胞、宗教人士在內的全體中華兒女動員起來,圍繞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團結奮斗;其三,鞏固發展軍政軍民團結,軍民團結是革命戰爭時期生發的優良傳統。人民軍隊始終是黨和人民完全可以信賴的英雄軍隊,“半條被子”的故事映照著軍民情誼,而淮海戰役勝利是靠老百姓用小車推出來的,渡江戰役勝利是靠老百姓用小船劃出來的,面對世界的動蕩與變革帶來的不穩定因素,以及解決臺灣問題、實現祖國完全統一的進程中保留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的選項,增進軍政軍民團結是發展人民戰爭戰略戰術的重要一環;其四,同世界上一切進步力量攜手前進,致力于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中國始終堅持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的外交政策宗旨,真誠呼吁世界各國弘揚全人類共同價值,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閡、文明互鑒超越文明沖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優越,以中國新發展為世界提供新機遇,創造中國式現代化的世界紅利,以人類文明新形態為人類更加美好的未來增設一個選項。
不斷堅持黨的堅強有力和團結奮斗相統一
全黨清醒地認識到,人心渙散、一盤散沙對于一個政黨來說是致命的,而堅強有力、團結奮斗劍指人心渙散、一盤散沙,是新時代偉大變革的勝利之源,因此,無論何時,二者都是建黨強黨不能旁落的重要遵循。黨的堅強有力是團結奮斗的政治前提、思想基礎、組織保障,黨的團結奮斗是堅強有力的行動索引、具體表現、根本目的,要進一步把握堅強有力和團結奮斗的邏輯關系,在新時代新征程上繼續堅持黨的堅強有力和團結奮斗相統一,在新的趕考之路上繼續創造令人刮目相看的新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