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馬克思主義學院和中國馬克思主義研究基金會共同舉辦的“中國馬克思主義論壇(2022)暨第十三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論壇”在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舉行。本次論壇以“不斷譜寫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篇章”為主題,深入學習研究闡釋黨的二十大精神。

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分管日常工作的副校(院)長謝春濤在論壇開幕式上作了主旨演講。他指出,黨的二十大擘畫了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藍圖,這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重大理論和實踐成果。在新中國成立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長期探索和實踐基礎上,經過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理論和實踐上的創新突破,我們黨成功推進和拓展了中國式現代化。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思想是新時代黨的創新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重要成果,也是對世界現代化理論的重大創新突破。他強調,黨的二十大鮮明提出了前進道路上必須牢牢把握的五條重大原則,這是我們黨總結百年奮斗歷史經驗、把握我國發展時代特征和戰略安排提出的重大政治原則,為黨團結帶領人民在新征程上有效應對各種風險挑戰、創造新的歷史偉業提供了根本遵循。論壇開幕式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副校(院)長李毅主持。中央社會主義學院原黨組書記、第一副院長葉小文圍繞“堅持問題導向、真正解決問題”,中央對外聯絡部原副部長于洪君圍繞“堅持開展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積極應對變亂交織的挑戰”,原中央黨校副校長李君如圍繞“開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境界以增強歷史主動”,原國家行政學院副院長周文彰圍繞“學好用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教育部原黨組成員、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原院長、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顧海良圍繞“中國式現代化的學理與哲理”,全囯高校思政課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人民大學原黨委書記靳諾圍繞“堅持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不斷推進黨的理論創新”,分別作主題發言。
論壇設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和“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兩個議題,來自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國社會科學院、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山東大學、海南大學和部分省級黨校(行政學院)的專家學者圍繞議題展開研討。大家一致認為,堅持人民至上,堅持自信自立,堅持守正創新,堅持問題導向,堅持系統觀念,堅持胸懷天下,是回答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一系列實踐問題的根本遵循,為黨和人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強大思想武器,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作出了原創性貢獻。大家表示,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現代化,是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選擇。要深刻把握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大意義和戰略部署,增強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理論自信和行動自覺。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張占斌教授和哲學教研部主任、中國馬克思主義研究基金會副理事長馮鵬志教授分別主持兩個議題的研討。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原副教育長、中國馬克思主義研究基金會理事長劉海濤教授對論壇作了總結。

論壇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舉行,設立主會場和8個分會場。來自全國黨校、高校、社科院系統的專家學者,《人民日報》《光明日報》《學習時報》《文匯報》等媒體代表,中國馬克思主義研究基金會理事和部分企事業單位代表等共300余人參加了論壇。論壇期間,中國馬克思主義研究基金會還公布了“第七屆馬克思主義研究優秀成果獎”和“2022年全國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研究生優秀論文獎”獲獎名單。
【供稿:中國馬克思主義研究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