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化現代化建設人才支撐

中共哈爾濱市委黨校
哲學教研部教授
赫鴻艷
黨的二十大報告將“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強化現代化建設人才支撐”首次作為專章進行闡述,表明教育、科技、人才的重要戰略地位,提出了“強化現代化建設人才支撐”這一重要思想,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人才工作的高度重視,體現了人才強國戰略在新時代新征程中的重要戰略地位,是深入實施人才強國戰略、加快培養造就大批德才兼備的高素質人才的行動指南。我們要按照黨的二十大的戰略部署,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體協同推進,為現代化建設提供強大的人才支撐。
強化人才支撐是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內在要求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必須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這是我黨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大戰略部署。當前,我國已經進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新征程,人才作為第一資源是面向現代化建設、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的智力支撐與保障。必須大力實施新時代人才強國戰略,為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提供人才支撐,為2050年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打好人才基礎。
習近平總書記在2021年中央人才工作會議上強調“國家發展靠人才,民族振興靠人才”,人才是富國之本、興邦大計,“培養造就大批德才兼備的高素質人才,是國家和民族長遠發展大計”。毛澤東同志曾指出,人的因素是第一位的。鄧小平同志認為“搞現代化建設,最重要的是知識與人才”。2002年,中央首次提出“實施人才強國戰略”指出“深刻認識人才在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基礎性、戰略性、決定性作用”。第一次、第二次全國人才工作會議和中央人才工作會議都指出人才戰略要服務于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目標。2018年,在全國組織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加快實施人才強國戰略,確立人才引領發展的戰略地位”。改革開放40年以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人才強國戰略的實施取得重要進展,人才工作已經嵌入經濟社會發展的大格局中。2021年中央人才工作會議提出“深入實施新時代人才強國戰略”為“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提供人才支撐”,總結了新時代人才工作的新理念新戰略新舉措,使我們對人才事業發展有了的規律性認識。黨的二十大報告鮮明提出“強化現代化建設人才支撐”,并對深入實施新時代人才強國戰略作出全面部署。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從統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戰略高度,對加快建設人才強國作出的戰略謀劃,對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具有重大歷史意義和深遠的現實意義。
強化人才支撐必須統籌教育、科技、人才的一體化發展格局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把教育、科技、人才在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中的戰略意義概括為“基礎性、戰略性支撐”,這是對教育、科技、人才的統籌謀劃和一體部署,科學闡明了教育、科技、人才既獨立又統一的辯證關系,反映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教育、科技、人才問題的重大意義的深刻認識和科學定位,充分體現了我黨對歷史發展規律,對當今時代特征以及對未來發展趨勢的深刻洞察和把握,充分體現了黨的創新理論和對中國式現代化規律性認識的深化。
教育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基礎,為科技提供人才支撐;科技促進教育的現代化,教育的現代化又推動人的現代化。聚焦教育的基礎性作用,堅持教育優先發展;聚焦科技的動力源作用,助推強化科技自立自強;聚焦人才的戰略性支撐作用,實施人才引領創新驅動。由此可見,實現強國目標,科技需要創新,創新需要人才,人才需要教育,三者有機融合、密不可分。
功以才成,業由才廣。人才是第一資源,當今世界的科技競爭歸根結底是人才的競爭,科技的創新與進步需要人才的支撐與保障??萍妓降奶岣?、人才隊伍的成長壯大、創新能力的激發,教育是基礎是根本??萍际侨娼ㄔO現代化國家的核心力量,是一個國家實力的體現,科技創新、綜合國力的競爭必須依靠人才強有力的支撐,人才的創新能力是打贏核心技術攻堅戰的關鍵要素。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國要在科技創新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必須在創新實踐中發現人才、在創新活動中培育人才、在創新視野中集聚人才,必須大力培養造就規模宏大、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創新型科技人才”??梢哉f教育強則人才強、人才強則科技興,人才是連接教育和科技創新的橋梁和紐帶,對發展的全局起著支撐的作用。我們必須堅持人才是第一資源的理念,遵循科教人才協同發展的系統原則,提升整體效能,匯聚起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強大合力。
強化人才支撐必須將行動落到實處
首先,要堅持黨對人才工作的全面領導,開創人才工作新局面。黨的領導是推動各項事業進步發展的根本保證。黨的二十大提出“堅持黨管人才原則,堅持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搶抓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機遇,創新人才戰略與人才工作思路。堅持正確政治方向,完善黨管人才體制機制,凝聚人才思想共識,激發人才使命擔當。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不斷開創黨的人才工作新局面。進入新時代,哈爾濱作為省會城市,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推動人才工作再上新臺階要力爭做到以下幾點:其一,堅持黨管人才再強化。抓住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機遇期,鞏固組織部門牽頭抓總、相關部門各負其責、用人主體主動作為、社會力量廣泛參與的人才工作格局。其二,堅持人才規劃再優化。緊緊圍繞哈爾濱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要求,結合我市工業、農業和社會事業重點領域的科技創新工作,科學制定人才發展中長期規劃,確定目標、明確重點,做出具體實施方案,發揚釘釘子精神,真抓實干。其三,堅持人才理念再深化。人才是推動事業發展的“第一資源”,要求社會各方面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做到在政治上充分信任、思想上主動引導、工作上創造條件、生活上關心照顧,真正形成以人才視角看待事物,用人才思維謀劃工作,從人才維度推動發展的新局面。
其次,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激發人才創新能力。激發人才創新能力離不開市場、政府和用人主體三方面的作用發揮,必須建立高效的現代人才治理體系,理順政府、市場、用人主體在人才引進、培養、評價、配置、激勵等銜接的角色。不斷深化“放管服”改革,賦予用人主體更多的自主權,持續為人才松綁,營造有利于激發人才創新能力的制度環境。營造良好的人才環境一直以來都是我們關注的重點,為此黑龍江省出臺了“龍江人才振興60條”,著力打造人才生態環境,激發人才創新能力。引進優秀人才是欠發達地區實現快速發展的有效途徑,哈爾濱市應按照有需要、有規劃、有設計的“三有”原則,合理進行人才布局,達到全方位引進人才的效應。我們應堅持“有容乃大”精神,唯才是舉、不拘一格,處理好本土人才與引進人才的關系,形成人才合力效應。人才是稀缺資源,用好人才是厚植人才發展動能的關鍵環節。人盡其才,就是在制定合理政策前提下以信任為基礎大膽使用,使人才價值得以充分體現。才盡其用,必須搭建良好的創業平臺,營造適宜創業的文化氛圍,完善激勵評價機制,持續有效地發揮人才的特長和作用。哈爾濱作為省會城市,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統領,落實省、市黨代會精神,堅持開放的視野,廣聚英才,發揮人才在打造“七大都市”中的引領支撐作用。
第三,以加快建立國家戰略人才力量為契機,推動高素質人才隊伍發展壯大。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加快建立國家戰略人才力量,努力培養造就更多大師、戰略科學家、一流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師、大國工匠、高技能人才?!蓖苿訃铱蒲袡C構、高水平研究型大學和科技領軍企業等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發展,做大做強戰略科學家隊伍和創新團隊,放手培養更多年輕科技人才當主角、擔重任、挑大梁,爭取多出成果。充分利用高質量發展戰略機遇期,發揮在哈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作用,加快建設高素質創新大軍,優化實施龍江科學家頭雁、冰城學者、拔尖人才等重大人才計劃,持續培養壯大高素質人才隊伍,以聚集高水平創新人才引領哈爾濱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