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引領 中共哈爾濱市委黨校>>思想引領
                                               
                                              扎實推進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現代化
                                              來源: 《學習時報》 作者: 時間:2022-11-08

                                                黨的二十大報告中用專章對推進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現代化,堅決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進行全面部署,這在黨的歷次全國代表大會上是第一次。在3萬多字的報告中,“安全”一詞出現91次,“國家安全”一詞出現29次,國家安全工作被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必然充滿各種挑戰,必然會面臨風高浪急甚至驚濤駭浪的重大考驗,為此必須堅定不移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敢于斗爭、善于斗爭,把維護國家安全貫穿黨和國家工作各方面全過程,確保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

                                                體系建設是頂層設計:推進國家安全體系現代化

                                                堅持黨對國家安全工作的絕對領導,這是推進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現代化的最高原則和根本保證。2014年1月24日,中央國家安全委員會正式成立,習近平總書記任中央國家安全委員會主席。2014年4月1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國家安全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上,創造性提出總體國家安全觀,為新時代國家安全工作提供了強大思想武器。

                                                推進國家安全體系的現代化是一項系統工程,具體包括國家安全法治體系、戰略體系、政策體系、風險監測預警體系、國家應急管理體系,以及重點領域安全保障體系和重要專項協調指揮體系。就國家戰略體系和政策體系而言,2015年1月23日,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審議通過《國家安全戰略綱要》。2021年11月18日,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審議《國家安全戰略(2021—2025年)》。此外,2018年4月17日,十九屆中央國家安全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審議通過《黨委(黨組)國家安全責任制規定》,明確了各級黨委(黨組)維護國家安全的主體責任。2021年黨中央出臺了《中國共產黨領導國家安全工作條例》,進一步從制度上強化了黨對國家安全工作的絕對領導。目前,國家安全領域的戰略文件日益專業化、層次化、系統化。

                                                就國家安全法治體系而言,2015年7月1日,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法》頒布實施,該法是國家安全領域的基本法律。在此基礎上,先后制定頒布了反間諜法、反恐怖主義法、境外非政府組織境內活動管理法、網絡安全法、國家情報法、核安全法、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法、生物安全法、數據安全法、反外國制裁法等。未來,我們會進一步加強國家安全法治保障,筑牢法律長城,積極推進重要領域立法,完善中國特色國家安全法治體系。近期,比較迫切的任務是加快涉外法治工作戰略布局,健全反制裁、反干涉、反“長臂管轄”機制。

                                                新時代國家安全的重點領域涵蓋政治、軍事、國土、經濟、文化、社會、科技、網絡、糧食、生態、資源、核、海外利益、太空、深海、極地、生物、人工智能、數據等諸多領域。各重點領域均是國家安全的重要陣地和戰場,為此需盡快完善國家安全重點領域安全保障體系以及重要專項協調指揮體系。在國際局勢跌宕起伏的大背景下,重點確保糧食、能源等初級產品供給安全,防范金融風險,著力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

                                                能力建設是關鍵環節:推進國家安全能力現代化

                                                堅持以人民安全為宗旨、以政治安全為根本、以經濟安全為基礎、以軍事科技文化社會安全為保障、以促進國際安全為依托,統籌外部安全和內部安全、國土安全和國民安全、傳統安全和非傳統安全、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統籌維護和塑造國家安全,夯實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基層基礎,完善參與全球安全治理機制,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發展格局。

                                                堅定維護國家政權安全、制度安全、意識形態安全,這是政治安全“三要素”。此外,新技術演進越來越快,帶來社會進步、生活便捷的同時,也考驗國家安全能力。目前,各國除高度重視太空、深海、極地等戰略新疆域的角逐外,網絡、數據、人工智能等領域的博弈也正在全球展開,決勝的制高點不僅包括物理域、信息域、社會域,也包括心理域和認知域?;诖?,國家安全能力提升更加需要專業的技術、專業的理論、專業的人才。

                                                國家安全能力現代化需要充實并用好國家安全政策工具箱。增強風險意識,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動仗。對國家安全能力建設而言,不僅要鑄牢維護國家安全的“盾”,也要有塑造良好國家安全態勢的“矛”?!吨腥A人民共和國反外國制裁法》于2021年6月10日起施行,該法是我國為了反對西方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而制定的一部專門的法律,為我國依法反制外國歧視性措施提供有力的法治支撐和保障。

                                                國家安全能力現代化需要提高各級領導干部統籌發展和安全的能力。安全是發展的前提,發展是安全的保障,統籌發展和安全需要高超的本領。發展和安全是有機統一的,兩者相輔相成、不可偏廢,統一于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踏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統籌好發展和安全,是擺在中國共產黨人面前的重要課題。領導干部必須掌握和運用科學方法論,堅持系統觀念,善于“彈鋼琴”,做到協調一致、齊頭并進,既要在發展中更多考慮安全因素,通過發展提升國家安全實力,善于運用發展成果來夯實國家安全的基礎,又要善于營造有利于經濟社會發展的安全環境,以安全保發展、以發展促安全。

                                                國家安全能力現代化需要全面加強國家安全教育,增強全民國家安全意識和素養,筑牢國家安全人民防線?!吨腥A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法》第十四條規定,每年4月15日為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教育部于2018年印發并實施《關于加強大中小學國家安全教育的實施意見》。堅持群眾路線,是我們黨從勝利走向勝利所依憑的優良傳統。在維護國家安全方面,專門工作與群眾路線相結合的路徑需要長期堅持,放手發動群眾、依靠人民力量,方能筑牢堅如磐石的社會堤壩,使危害國家安全者無處藏身、危害國家安全的行為無以遁形。發展壯大群防群治力量,營造見義勇為社會氛圍,建設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會治理共同體。

                                                理論建設是戰略支撐:推進中國特色國家安全理論現代化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在學習理論上,干部要舍得花精力”。政治上的堅定、黨性上的堅定都離不開理論上的堅定。推進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現代化,迫切需要以國家安全理論現代化為支撐,構建國家安全學研究的“中國學派”。

                                                長期以來,“西方主義”主導了國家安全學研究的話語權,無論是歐洲學派還是美國學派,始終都彰顯了“西方中心主義”“美國例外主義”傾向。西方學者研究的立足點,仍是對歐洲經驗或是美國經驗的理論化總結。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國家安全領域迫切需要中國學者的學術貢獻,從“人的安全”“共同體安全”等視角拿出有分量的研究成果,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國家安全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并能夠實現“國際共振”。

                                                國家安全學有極強的跨學科屬性。2021年1月,我國開始設置“國家安全學”一級學科,這是國家安全學建設的一個重要里程碑。同年10月,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多家單位獲批國家安全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外交學院等四家單位獲批國家安全學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成為全國國家安全學建設單位。

                                                學科建設只是起點,目標是能夠產出影響國際社會的學術成果,打造學術高原上的學術高峰。要加強對國際安全問題的調研力度,鼓勵中國學者深入世界的“前線”“火線”,使之對安全問題有體驗、有感受,如此才能增強思想的洞察力以及學術話語的“銳度”。加強對國家安全相關重點領域的跟蹤力度,持續發力從而挺進“無人區”。提升塑造力不僅要有危機應對能力,更要有戰略預判能力,要孵化出一流的國家安全學術期刊、一流的國家安全學術共同體,真正夯實國家安全中國學派的理論自信、學術自信。未來,應進一步參與全球安全治理機制的完善,堅持問題導向,堅持胸懷天下,將“一帶一路”倡議、全球伙伴關系、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全人類共同價值、人類命運共同體等內容納入國際理念性和制度性公共產品,不斷彰顯中國特色國家安全理論現代化的力量。

                                                [作者系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國際戰略研究院副院長、教授]

                                               
                                              編輯:杜艷敏
                                              市委黨校副校長張迎調 ...
                                              市委黨校常務副校長孫 ...
                                              市委黨校副校長張迎走 ...
                                              市委黨校召開第三十次 ...
                                              市委黨校黨員干部下沉 ...
                                              市委黨校青年理論學習 ...
                                              市委黨校中青班舉辦先 ...
                                              中共哈爾濱市委黨校教 ...
                                              市委黨校副校長張迎調 ...
                                              市委黨校副校長張迎走 ...
                                              市委黨校常務副校長孫 ...
                                              市委黨校召開第三十次 ...
                                              市委黨校黨員干部下沉 ...
                                              市委黨校組織群團工作 ...
                                              通河縣委黨校舉辦通河 ...
                                              尚志市委黨校組織參加 ...
                                              阿城區委黨校舉辦阿城 ...
                                              道外區委黨校召開全體 ...
                                              阿城區委黨校組織全體 ...
                                              尚志市委黨校召開理論 ...
                                              阿城區委黨校到松峰山 ...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備案/許可證編號為: 黑ICP備07502301號
                                              版權所有:哈爾濱市委黨校 校辦公室:85952101 黨校郵箱:HRBPS123@126.COM 技術支持:哈爾濱新聞網
                                              美女被黑人巨大进入的视频